原料药创新工艺与装备论坛
2024.11.18 10:00 ~ 2024.11.18 16:30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组委会
介绍





原料药产业从过程分析(PAT)到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评价
药品智能制造是实现制药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原料药产业过程分析技术(PAT)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时的精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处理、反馈控制,以实现过程开发、优化、设计、分析和调控的集成分析测量系统技术。本议题通过过程分析技术阐述原料药产业智能制造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评价。

时间:2024.11.18 10:00 ~ 10:40
预计时长:4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臧恒昌
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导、执行院长 国家药监局“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育部制药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
连续流技术在原料药生产应用与质量考量
介绍和分享连续流技术在原料药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和案例,探讨药品连续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及监管方面的要求。
时间:2024.11.18 10:40 ~ 11:20
预计时长:4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陈蔚
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
河北工业大学硕导,天津“131”人才,《药物评价研究》编委,长期从事化学药物的开发和产业化,目前主要研发方向是绿色化学工艺开发和产业化研究。
界面强化,促进化学流程降碳增效
议题聚焦于通过对化学流程中界面形成的深入研究与强化手段的运用,来实现降低碳排放并提高效率的目标。它旨在探索如何产生更多界面,改进相关化学反应和物质传递过程,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有效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时间:2024.11.18 11:20 ~ 12:00
预计时长:4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田庆来 博士
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中科院博士,化工工艺高级工程师,拥有丰富行业经历,涵盖多领域化工工作。擅长工艺设计等,熟悉多种化工过程及设备,掌握多种软件与仪器使用。发表多篇论文和专利,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
原料药创新工艺的研发新路径与工程实践
原料药行业积极落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从制药工业的创新工艺入手,结合高端制药装备的工程化应用,多路径、多角度开发原料药反应合成路径,随着Q13产业政策指导原则的落地与实施,原料药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议题通过创新工艺新路径与工程实践案例分享,切实推动原料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变革。
时间:2024.11.18 13:30 ~ 14:00
预计时长:3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朱经伟 博士
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拥有10多年医药工艺研发、创新技术应用及生产制造管理经验,公司于2018年成功搭建了国内首套工业级微填充床加氢生产设备,并实现了吨级以上规模生产;目前公司已有超过1000个项目实现了连续流技术的应用,为化学药品从研发至商业化生产全过程提供助力,促进医药研发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电化学微反应在医药中间体合成中的创新工艺与应用研究
电化学有机合成是实现绿电驱动化学品转化的重要途径,其反应装备与工艺的有效构建是关键核心。研究工作介绍了微反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工艺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微反应电化学装备在低欧姆阻抗、高电极比表面积、高氧化产物选择性方面具有优势,证明了电化学微反应过程良好的反应选择性。以电化学微反应装置和规律研究为基础,提出绿色反应工艺,实验证明该工艺的响应电流、产物收率和法拉第效率稳定,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接近100%。

时间:2024.11.18 14:00 ~ 14:30
预计时长:3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王凯 博士
清华大学 副教授
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流动化学和基于微反应器的电合成研究。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教育部基金等科研项目,在Engineering、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Green Chemistry、Lab on a Chip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实现产业化推广1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学术奖励。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荣获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
流动化学促进原料药工业变革
连续流是“流动化学(Continuous-flow Chemistry)”的简称,与传统釜式反应技术相比具有本质安全、高效转化率、低三废产出、可控质量风险、连续不间断生产等优势和特点,本议题通过流动化学技术在原料药工业的成功应用案例,促进“本质安全”生产工艺的工业变革。
时间:2024.11.18 14:30 ~ 15:00
预计时长:3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徐瑾
沧州迪合永欣制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先后任职于石药集团、山东药石、湖南华腾制药等公司,现任沧州迪合永欣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原料药、高端医药中间体领域具有20年的生产管理经验。
中国转化实施国际标准ICH指导原则的政策与《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要点解读
2023年是我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的第六个年头,我国积极接轨国际标准,全面落实ICH全部68个指导原则,不仅为我国药品走向国际铺平了道路,也为我国产业体系标准化提供了指导与建议。本议题通过解读ICH政策与《Q13》指导原则,旨在促进我国制药装备的创新研制,进而推动制药工业的绿色、低碳、安全的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18 15:20 ~ 15:50
预计时长:3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
主讲导师:宋有星
全国制药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秘书长
评审委员,高级工程师。专业专注于创新制药机械的设计、研制与标准化技术领域,是多家制药企业的特聘顾问。担任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 理事会监事;作为第一起草人,起草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已完成省级重点创新工程项目2项。
圆桌讨论:创新合成工艺的风险评估与验证的对策有哪些?
主持人:
赵庆杰 博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员

嘉宾:
臧恒昌    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 教授 博导 执行院长   国家药监局“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主任
陈蔚      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
朱经伟 博士    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时间:2024.11.18 15:50 ~ 16:30
预计时长:40
会议室: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105